第(2/3)页 大概这也是曾国藩的擅长领域,他没有迟疑,立刻答道:“我同意《三字经》教育幼儿的人之初,性本善,也同意性相近,习相远,需要教育和良好的影响小孩才能学好;同时我对荀子说的人之初,性本恶也不是很反对,而且似乎越来越是这样。” “我觉得哈,涤生,你可能没有注意到人性本善的一个矛盾。如果人性本来是好的,就不需要后来教导才变好;而且如果大家都好的话,那个恶的环境也没处可来,也不用换地方,挑环境的瞎折腾!而这些教育以及其它的瞎折腾之所以需要的根本原因,都来源于人性本恶。” “我其实也不反对你这样说。也许三字经描述的是大成先师梦寐以求要恢复的状态吧,我想。” “有这种可能。克己复礼可是他老人家一辈子追求的!如果看看基督教的认识,就更有意思了。基督教的圣经说,在人刚被造的时候,人性是从神那里来的,还真是本性善良的,也就是说,那个时候,人性符合神的标准。” “既然如此,你怎么刚才说人性本恶呢?你不是特别相信圣经吗?” 曾国藩疑惑地问。 自从上次和麦柯见面以后,他可没少花时间读圣经,就是麦柯送给他的那本。 麦柯点点头,又摇摇头,遗憾地说:“可惜老祖宗没有禁得住诱惑,犯了罪,从那时起,就背离了神,也就是性本恶了;所以,我觉得孔夫子说的是复古理想,荀子说的是可悲现实,涤生,你觉得如何?” “有道理!其实,这样说来,大成先师对现实的认识和荀子是一样的,否则他也没必要复古了。如果人都是本性善良的,难道复古回去变为不善良?” 老曾果然有触类旁通的敏思! “后来朱子提倡的存天理,灭人欲,也是一个道理;如果人欲不是恶的,为什么要灭?而这个恶的**,显然是从这个恶的本性出来的。” 这位满清教育部长级高官显得博古通今。 “哈哈哈,涤生兄说得太对了。” 二人至少在这个方面达成了一致的认识,都认为人性本恶是一个现实状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