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恩师英明-《守捉大唐》
第(2/3)页
原来韩长史家大业大,赔得起。
张陵点点头,没有再问。
……
与此同时,韩士枚正在挑灯看余望里下午刚整理好的回归唐人名册和履历。
义子帮着解救回的三百二十七个唐人中,有一百九十三个老卒,老卒中又有七十三个老府兵。
韩士枚看完履历,抬头叹道:“叶勒部人丁虽不算多,但九族杂居,地域又大,且三面环敌。想把叶勒部治理好,比在关内做州牧都难啊。”
“恩师独贤,边之多幸。有恩师在,定能把叶勒部治理好!”余望里连忙放下手中的公文,拱手道。
他现在不只是守捉使府的首席幕僚,而且被韩士枚收为弟子。
奏授的文书已经呈上去了,过不了多久便是白沙守捉城的参军,经制内的从八品下。
其实想做官很容易,韩平安曾把一锦袋官印倒出来让他自个儿选,官职最大的是叶勒大都督府司马,从四品下!
但那是羁縻大都督府的官职,那个从四品下只是“视同”。
韩士枚觉得这个弟子是安西难得的人才,帮着重新规划了下入仕之后的路径,认为弟子要做就做经制内的官,接下来还要好好栽培,送他去长安考进士。
因为父亲的关系,余望里对光宗耀祖本就有执念,觉得老师这么安排最好,真正感受到了知遇之恩,恭维起老师更是张口就来。
韩士枚总是被儿子怼,很享受这种被恭维的感觉,笑道:“地域太大,事情太多,这些天可把你给累坏了。”
“学生不累,能追随恩师,乃学生之大幸。”
“几天没好好歇息过,怎会不累。”
韩士枚举起手中的名册,话锋一转:“都说路到桥头自然直,前几日无人可用,你我师徒忙得团团转,现在有这么多能用之人,今年便能稍稍松下口气了。”
余望里恭恭敬敬地问:“恩师打算用这些老卒?”
“为师打算用这些老府兵,别看他们年纪虽大,可都是关中的良家子啊。他们年轻时品行良好,家有田地,且大多上过学堂,个个断文识字。当年是争着抢着做府兵,是一心想着建功立业来安西的。”
“原来如此,恩师英明。”
这孩子都懂事儿,不像三郎哪儿都好,就是不尊重长辈。
韩士枚觉得余望里这娃将来一定能大作为,爱才之心更盛,放下名册循循善诱地说:“三郎不是要办学么,三个月能教授出个啥?当务之急是让那些学童能听懂我大唐官话。
明天一早,你去把这些老府兵接到大都督府,让他们先在大都督府将养身子,等开学之后顺便帮三郎教教那些孩童。待这批孩童学完,留几个在城里做坊正,剩下的让他们去各村做村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