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华尔街之狼(二)-《大西洋之王》
第(2/3)页
大马对社会地位的追求并不比他父亲少,这与其打小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别看他那会很年轻,对未来却有很大胆的想法,
所以相对于苦闷的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他选择了自己更为感兴趣的沃顿商学院。
从那时起,刘氏开始利用派对来不断扩展人际关系网,由于在派对上挥金如土的作派,被同学戏称为“亚洲的盖茨比”。
虽然他主修金融专业,学习能力也很强,但他却只专注于社交。
刘父对儿子的这种生活模式十分支持,并且定期给其打社交经费。
几年后,时间来到2003年,尚未毕业的刘氏通过朋友介绍,结实了此后故事里第一个关键人物——奥泰巴。
在刘氏画大饼诱惑下,奥泰巴居然相信了这个年轻人对于东南亚巨大贸易可能性的描述。
之后,通过奥泰巴的引荐,刘氏结识了另一个年轻的、雄心勃勃的阿联酋人卡尔杜恩。
这个人不仅是阿布扎比王储的得力助手,而且还管理着一个叫做“穆巴达拉发展基金”的投资基金。
该基金是在2002年才成立的,别看它成立时间短,但却是阿布扎比酋长国的主权财富基金之一,也是阿联酋的主要投资机构之一。
其主要宗旨是,改变阿联酋对石油的严重依赖,并从国际市场筹集资金,投资当地的房地产和半导体行业。
这种操作方式让刘氏很心动,回到学校后,他立即在英属维京群岛注册了一家公司。
2005年毕业后,刘氏回到大马,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
不久后,机会悄然降临。
大马主权财富基金正在计划一个名为伊斯坎达尔开发区的项目,目前正在寻找合作伙伴。
所以在2007年6月17日刘氏给奥泰巴发了一封电子邮件,详细说明了计划,并建议阿布扎比酋长国的主权财富基金对之进行投资。
然后他利用与里扎的关系,安排国库公司的主管飞往阿布扎比,与奥泰巴等人会面详谈。
而刘氏也因此确立了自己在这群人中的枢纽地位。
2008年7月,奥泰巴被任命为阿联酋驻丑大使之后,其与刘氏打交道由地上转移到了地下,主要是通过一个名叫沙赫尔?阿瓦塔尼的中间人。
与此同时,刘氏取得阶段性“胜利”之后,野心开始膨胀。
他想在伊斯坎达尔项目中获得更多的利益,而最好的方法就是收购两家大马建筑公司。
而问题也随之而来,收购需要钱吧,钱怎么来?自然是从银行贷款。
而刘氏当时还不怎么出名,为了顺利从银行贷到款,他必须有个大人物为背景。
首先在英属维尔京群岛注册了一家空壳建筑公司,名为阿布扎比-科威特大马投资公司。
然后,他免费向奥泰巴和科威特及大马的小绅士们发放股票,给大马银行造成一种这家公司来历非凡的错觉。
最后,自然而然,顺顺利利地贷到数千万美元。
之后,他在塞舌尔注册了两家空壳公司,分别是adia 投资公司和kia投资公司。
这两家公司的名字与阿布扎比投资局和科威特投资局十分相似,给人一种两者大有关联的感觉,其实就和常听到的“野鸡大学”差不多的概念,碰瓷呗。
然后,更骚的操作是,刘氏让这两家新注册的空壳公司持有之前注册的那家空壳公司的股份,给潜在的商业合作伙伴一种错觉,以为背后靠山就是科威特和阿布扎比王室。
在这个骗局初期被设计完成的时候,刘氏也才不过是27岁而已。
当年纪相仿的人还在为金融危机而焦虑的时候,他却悄咪咪地坐拥一大堆不义之财。
而这只是刚开始。
随着全球最大的金融机构将目光转向亚洲,许多西方金融从业者都希望扩大自己公司的亚洲业务,以获得更多晋升机会。
2006年成为高盛合伙人的蒂姆·莱斯纳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