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七章 原始的炒作(二)-《大西洋之王》
第(3/3)页
说实话,后世好莱坞赚钱的套路让人防不胜防,而现在,整个营销领域就跟一片chu女地似的,大家单纯的不像话。
对有理想的电影人来说,做艺术还是做生意这是个问题。
而对大公司则不是问题——电影必须是生意,真正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确定性?
那么多的投资砸下去,后果要是不确定就太可怕了。
20世纪福克斯为了追鸿篇巨制的风潮,不惜血本拍了一部效果极致的《埃及艳后》,结果是没算准票房,搞到几乎破产,从此元气大伤。
到了2019年,福克斯终于被迪士尼收购了,让这一年迪士尼的全球票房达到了131.5亿美元。
细看的话,这个空前的成绩未必代表全行业的繁荣,倒是显示了电影业的风险偏好度究竟有多低。
这131亿里有100亿来自7部片子,是从《复仇者联盟4》到《星球大战9》,没有一部原创,全都是热门续作或者漫威这样的成熟ip翻拍。
这在行业里叫“预售电影”,就是事先锁定了一部分粉丝底仓,还可以发展周边的产品。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原创剧本在好莱坞都不大好卖是不争的事实。
福克斯下重注于《阿凡达》,因为导演是拍过《终结者》《泰坦尼克号》的卡梅隆,而且它虽然在类型片里属于情怀之作,也是符合好莱坞套路标准的,给了投资人一些确定的票房预期。
当然,人们也不能过于指责好莱坞唯利是图。
正常年份,如果电影上映的第一周票房收不回大部分成本,情况就会很危险,就算是“预售电影”,赚钱的概率也只有五五开。
疫情到来之后,所有的数据都是失灵的,就算是未来回暖了,电影公司还要学会和奈飞这些流媒体平台共处,这又是一个巨大的不确定性。
好莱坞大片的套路越来越僵硬,不是因为缺少创意,是越来越犯不起错误了。
没人喜欢那些套路,但不能否认的是,想要赚钱,这些套路就是最行之有效的。
其实这并不矛盾,艺术家鄙视商业化的腐蚀,影迷们渴望看到真诚之作,然而艺术想活下去,得先有繁荣的商业作基础。
电影人想找到投资,这先得让投资人看到拍电影这件事是能赚钱的,先得让大家有走进影院的习惯。
有一个怪论:华夏的好电影不够多,除了导演们嘀嘀咕咕的那些因素,也是因为华夏电影还不算真正的商业化。
仔细想想是有一定道理的。
再说的残酷一点,就是套路还不够多,或者说只学到了皮毛,没有学到精髓。
这一点还真得跟好莱坞的骗子们好好学学。
从创作流程上,或者更准确地说,从生产流程上来看,好莱坞的体系相当完整。
所有和电影有关的元素都有模型和分类,一切东西都在尽可能地标准化,这样才能建立预估体系。
首先,观众就是被划分好了的,不是按那个分级指导制度,而是按照花钱买票的能力。
最常见的方式是以25岁的年龄和性别为界,划成四个群体,也就是四个象限。
其中最重要的是25岁以下的男性观众,这部分人群是最愿意花钱进影院的,他们还会拉着别人一起去,他们的是预测票房的主要指标。
像那种上了年纪的中年男观众,如果不是孩子非要看,一般都是懒得到影院里去挤的。
这些人觉得好莱坞的电影不够好看,因为那根本就不是给这个年龄的人拍的。
像这种懒人恐怕是流媒体平台的目标用户。
好莱坞编剧写剧本有一个原则,如果主角是中年人,那就尽可能把年龄改到二十多岁,观众想看的是和自己同年龄段的角色。
写小说也一样,读者没有代入感,情节再好也白搭。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