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六章 原始的炒作(一)-《大西洋之王》
第(3/3)页
而经济相对繁荣的2004年却造就了丑国电影业的“大萧条”。
这么来看,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一定与文化产业成正比。
言归正传,“黄金时代”真正将电影这种媒介变成了“全民媒介”,丑国全各地纷纷建立起“电影宫”。
观影人数的增加,为明星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力,丑国的“造星工业”也在这一时期趋于成熟。
20世纪30年代的米高梅曾向观众保证:
“将会创造出比天上的星星还多的明星”。
不仅仅是影响力,电影这种媒介本身也重新定义了“明星”这一文化现象。
麦克卢汉认为,电影是一种极为清晰的热媒介。
也就是说,电影在当时相对而言是一种“沉浸”性媒体,并且观众在观看电影时不需要投入太多思考。
并且由于过于流行,电影院这个媒介消费“场景”也被电影公司赋予了不同的文化意义,当时的电影院被人们称为“电影宫”,看电影也被人们当作一种仪式化的享受。
这样的媒介特性给了制片厂塑造明星形象的“可乘之机”,明星开始以一种近乎神话的方式登场。
20世纪30年代在好莱坞居于统治地位的女演员葛丽泰.嘉宝是好莱坞造神的典型案例,嘉宝被认为是好莱坞创造的第一位“银幕女神”,她的片酬在30年代与卓别林其相媲美。
嘉宝之所以能获得如此成就,首要原因就在于其明星特质确实极高。
所谓的明星特质,是指某些人脸的构造特别适合在镜头上进行呈现,许多人演技很好,但却无法成为明星,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缺乏这种“明星特质”。
而这种明星特质,恰恰是电影这种媒介所赋予某些人的一种“权利”。
嘉宝的面孔在好莱坞相当出挑,给人一种圣洁、安详的感觉,有人称其为人类能达到的最完美的面孔。
制片厂也特别善于使用她的脸庞,她所主演的电影一般都会给她的脸庞以极大的特写。
代表性镜头为电影《瑞典女王》的最后一幕,镜头由远及近,从嘉宝的全身镜头一直拉到她的脸部特写上,时长足足有几十秒。
这种特写通过银幕传入观众眼中的同时,嘉宝在观众心中的“神话”形象也同时建构起来。
罗兰.巴特对她的脸曾经评价道:
“嘉宝仍然属于电影中的某个瞬间,抓拍人的脸,使观众陷入最深的狂热”以及“嘉宝的脸是一种理念”。
除了嘉宝本身的明星特质外,制片厂的营销行为也功不可没。
三、四十年代电影杂志在丑国非常流行,制片厂通过为明星赋予许多与常人不同的特质,将一个个明星捧上“神坛”。
嘉宝由于本身性格孤僻,极少接受采访。
而制片厂在对嘉宝进行营销时则放大了这一特点,把她塑造为一个不爱笑的女神形象,声称她极少微笑,以至于后来有记者捕捉到嘉宝微笑的照片都会登上头条。
这种营销手法虽然到现在还存在,但很明显的是,其诉求已经经变得更加平民化,与这种营销形式刚刚诞生时的模样完全不同。
此外,嘉宝也是第一位用名字去为电影进行宣传的明星,她的倒数第二部电影《妮诺契卡》上映时的广告语就是:“嘉宝笑了”。
她的名字,葛丽泰.嘉宝也常常被制片公司省去她本来的姓氏“葛丽泰”,直接以“嘉宝”示人,这样做更有利于将明星符号化,后来很多明星也在使用着这一操作手段。
就好像某位换头的天使大宝贝。
所谓明星制,也在这一时期趋于成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