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3章 熬鹰-《大师下凡》


    第(2/3)页

    满族是以射猎著称的民族,其先祖肃慎先民们很早就懂得捕鹰,驯化后用来帮助猎户捕获猎物,俗称放鹰。一说海东青可能是矛隼,它虽然大小如鹊,但天性凶猛,可捕杀天鹅、小兽及狐狸。《清朝野史大观》中这样描写了放鹰的方法:鹰以绣花锦帽蒙其面,擎者挽绦于手,见禽乃去帽放之。

    海东青都是野生野长,由人捕来驯化后再以供助猎之用,由于海东青不易捕捉到和驯化,在金元时期甚至有这样的规定:凡触犯刑律而被放逐到辽东的罪犯,谁能捕捉到海东青呈献上来,即可赎罪,传驿而释。因此,当时的可汗贝勒、王公贵戚,为得名雕不惜重金购买,成为当时一种时尚。

    海东青中以纯白的“玉爪“为上品,另有秋黄、波黄、三年龙等名目。到了清代,如果一个刑徒捕捉到一只海东青并进献给朝廷,则可免一切死罪,可见其何等珍贵。

    “小时候农村野外有很多的野生动物,狐狸野兔到处都有。每天都看到雄鹰在空中翱翔。我小的时候跟父亲打猎,白天主要是打野兔。其实打野兔并非易事,枪法再准也不如有个鹰。俗话说雄鹰抓野兔,盐卤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王三绝用手摸着海东青,回忆道:“父亲年轻时候有只鹰,但后来老了,不能驯化鹰,便期盼我能熬一支鹰。但他迟迟定不下来。每当我听他说我可以熬我自己的一只鹰时便兴高采烈起来,催促着父亲早日捕鹰,让我熬。然而父亲犹犹豫豫,并告诉我说这可是生死存亡的大事。”

    捕鹰还是要看运气的,父亲说捕到最理想的鹰是刚入中年的鹰,太幼了,虽然熬起来省事,但抓兔子时被老兔子拖死的可能性就大多。太老的鹰不值得熬,一是难熬,另一是好不容易熬出来了,也快寿终正寝。

    把一只白色小母鸡的一条腿拴在树底下,周围挂好大眼网子。不多久我们就看到一只鹰在高空翱翔。鹰的眼睛是贼亮的,很快就看到了猎物。父亲躲在挖好的坑里,上面盖好玉米秸秆,他手里握着拉网子的绳子等待野鹰入网。

    狡猾的鹰在空中盘旋了一阵就威猛地俯冲下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小白鸡猛扑过来。可怜的小白鸡一条腿被绳子拴着看到野鹰猛扑过来只剩下惨叫的份儿了。当这只鹰正兴高采烈的时候,呼啦一声网子落了下来。它慌张张要想逃跑,然而法网恢恢疏而不漏。

    父亲说这不仅仅是只雄鹰,而且刚刚步入中年。父亲的高兴劲就别提了。他看看我,觉得我很可能熬不过这只雄鹰,便说是不是交给我堂伯来熬。我立刻向***保证我能熬过它。

    要说这么好的雄鹰拱手相让给别人,父亲有点舍不得。他又给我讲了一遍熬鹰的困难,我向他苦苦哀求并发誓万一不成我就放弃。这一点最重要了,他害怕我在熬不过的时候不告诉他实情。

    得到了他的恩准,我自己也劝自己:决不能欺骗父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