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少年强则国强-《逆清1845》


    第(1/3)页

    长洲营。

    “杀!杀!杀!”

    一群十三四岁的少年郎仅仅只是穿着一条裤衩,手中则握着一杆木质的燧发枪,上面先带着一柄木质的刺刀,正在练习着刺刀格斗术。

    一名教官则沉着脸望着少年郎,一只手握着木棍,嘴里的哨子不时响起——通常少年们的动作出现失误,他就会上前狠狠一棒打过去。

    少年们面孔晒得黝黑油亮,身体一改先前的瘦弱,变得十分壮实,而他们的眼睛里则是透着光,显得极为有神。

    “现在长洲营有四百多名孩童,其中超过十五岁的都送到了南洋去了,这还是经过了一轮挑选才留下来的......”

    说话的正是负责长洲营的赵横,他刚刚结束了在鸭脷洲的军校生涯,便马不停蹄地赶回了长洲营,正式承担起了长洲营的训练工作。

    赵源轻轻叹了一口气,他当然知道这其中的缘由,之前由于他招募了许多流民前往南洋,自然也来了许多无家可归的孤儿,他们无依无靠,如果就这么去婆罗州反而会很危险,于是赵源索性将他们留在了长洲营。

    这么一来,长洲营的规模也迅速从过去的一百零八人,迅速扩充到了四百多人,这里外里的花费也骤然暴增了许多,最后还是担心人太多过于显眼,这才没有继续将这些可怜的孤儿安置在长洲营。

    当然,赵源也不是白白地养着他们,长洲营的孩子们平日里除了进行训练和学习以外,也会分批抽时间种地种菜,还会养一些鸡鸭鹅,平日里还会组织出去打渔,总体而言也能勉强做到自力更生。

    赵源看了一会少年们的训练,忽然开口道:“谁是范若清?”

    赵横用手指向了前面一名少年,轻声道:“那个就是。”

    见赵源提起这个名字,赵横并不觉得奇怪,因为这个少年郎堪称长洲营文武第一,学习能力十分强,已经被赵横推举去读第二期的黄埔军校。

    赵源点了点头,一个其貌不扬的孩子,但是从他的动作中,可以看出他训练得十分认真,动作完成得最为标准,也是少数还没有挨打的少年。

    “不错,长洲营的意义就在于这里,他们虽然没有了家,但是咱们给了他们一个家,至于将来他们想要从军也好,还是做别的,都可以自己选择。”

    赵源轻声道:“咱们因材施教是做不到,但是至少可以让这些孩子能为自己活一回。”

    赵横沉默不语,他有些听不明白赵源这番话,但是他也认同赵源的想法。

    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说,这里已经是梦寐以求的家了。

    等到白天的训练结束后,所有长洲营的孩子们汇聚在一起,严格按照各班位置分排坐在地上,望着被围在正中央的赵源。

    经过了接近一年的文化教育课,目前大部分孩子已经掌握了基础字词,而且对于一些历史典故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因此赵源今天来给大家授课,并没有讲一些大道理,而是分享其了兰芳战争中的细节。

    “我要告诉大家一个道理,战争永远是残酷的。”

    赵源缓缓看向众人,道:“我不会跟你们说‘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英雄一丈夫’,因为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走向战争更接近的是死亡。”

    众人面面相觑,这一幕似乎与过去的教导不太一样,过去通常都是讲历代的汉家英雄人物,比如岳飞、文天祥,比如霍去病、班超。

    赵源没有理会眼中的惊讶,只是轻声道:“但是我要告诉你们,即便战争是残酷的,可是有些仗,我们必须要打,有些牺牲,我们也一定需要学会承受。”

    “因为现在不打,将来只会以十倍、百倍的方式偿还回来。”
    第(1/3)页